为帮助大学生明晰职业方向、提升就业创业能力,3月28日下午,上海商学院学生处(就业创业指导服务中心)联合校创业指导站、“15分钟就业服务圈”就业服务站及数字交叉创新创业基地,于奉贤校区4-318举办“从校园到职场——新时代大学生就业创业的选择与准备”主题讲座。
活动特邀上海商学院优秀校友、晴猫网络创始人、Apple师资专业发展培训师、“慧育中国”发展研究基金会项目讲师、i0S Club 校外指导专家、Apple WWDC17/18/19年Swift Student Challenge 奖学金获得者、2024年觉群大学生创业基金资助获得者黄赓,担任主讲嘉宾,吸引了多名学生到场参与。

一、多维视角下的理性决策
黄赓在讲座中强调,职业选择需兼顾个人兴趣、市场需求与长期发展潜力。他以自身经历为例,指出在求学阶段应通过实习、行业调研等方式广泛接触不同领域,逐步明确职业倾向。例如,他在校期间积极参与iOS Club活动,接触到移动开发技术,由此发现自身对互联网创业的兴趣。针对当前就业趋势,黄赓建议学生关注“技术+行业”的交叉领域,如人工智能赋能传统产业、数字营销与大数据结合等。他提到,职场初期不必过度追求“完美定位”,而应通过试错积累经验,同时保持对新趋势的敏感度。“职业选择不是一锤定音,而是一个动态调整的过程。”他总结道。




(图为黄赓学长为大家分享)
二、从0到1的实战方法论
围绕创业准备,黄赓结合晴猫网络的创立历程,提出三大关键步骤:
1.需求验证
通过市场调研与用户访谈,精准定位痛点。他举例称,晴猫网络初期聚焦教育科技领域,正是基于对在线教育工具缺口的洞察。
2.资源整合
善用学校与社会资源。黄赓提到,上海商学院的创业基金、导师辅导及KAB创业俱乐部提供的路演机会,为其项目初期提供了重要支持。
3.风险管理
制定灵活的商业模式,预留试错空间。他建议创业者初期采用“小步快跑”策略,通过最小可行性产品(MVP)快速验证市场反馈。
此外,他特别强调团队协作的重要性:“创业不是单打独斗,互补的技能与共同的价值观比个人能力更重要。”


三、改进措施与未来规划
黄赓指出,技术硬实力与软实力需“双轮驱动”:以自身连续三年获得Apple WWDC奖学金为例,他建议学生深耕某一技术领域(如编程、数据分析),同时关注行业认证(如Swift语言认证、云计算资质),提升专业壁垒。沟通能力、项目管理与抗压能力是关键。他分享道,作为“慧育中国”项目讲师,频繁的公开演讲与跨部门协调经历,显著提升了其职场适应力。
四、总结
最后,黄赓总结称,无论是就业还是创业,核心在于“将想法转化为行动”。他鼓励学生主动链接校友资源、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企业参访与工作坊,并利用“15分钟就业服务圈”的一站式咨询平台,缩短成长周期。
“职场没有标准答案,但持续行动的人永远离机会更近。”

(图为黄赓学长与大家合影)